【读城】长沙天心阁 碧瓦飞檐下的尘封往事
天心阁,中华十大名楼之一,和岳阳楼、滕王阁及黄鹤楼相媲美,素有“潇湘古阁,秦汉名城”的美誉。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,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。但对长沙而言,天心阁不仅是一座古代楼阁,更是长沙的地标建筑,见证着长沙这座城的历史变迁。
碧瓦飞檐下的历史痕迹
天心阁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原名“天星阁”,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“星野”之说,故而这里也是古人观测星象、祭祀天神之所。清乾隆年间,城南书院迁址到天心阁所处的古城墙下,天心阁也因此成为与书院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,阁中供奉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神像,用以保长沙城文运昌盛。后来,祭祀不再,这块“风水宝地”便成为了人们祈福求瑞、消灾避祸的地方。
那时,这里是长沙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,前来拜祭祈福的人络绎不绝,文人墨客们也常来此登阁远眺,吟诗作赋。据记载,最早咏赞天心阁的诗篇是明末俞仪所作的《天心阁眺望》与《九日与紫庭登高次韵》两首。其中,俞仪在《天心阁眺望》一诗中写道:“楼高浑似踏虚空,四面云山屏障同。指点潭州好风景,万家烟雨画图中。”这首咏景诗,用因“楼高”而“浑似踏虚空”的登阁感受,突出天心阁巍峨雄伟的气魄;结尾更以“万家烟雨画图中”之句,描绘了远眺四周、美景如画的长沙风光。此外,清代大学者黄兆梅的“四面云山皆入眼,万家烟火总关心”诗句,因写尽天心阁的气势与情怀,成为了吟咏天心阁的千古绝唱,至今都还流传。彼时的天心阁,一如蓬勃向前的长沙城,风光无限。
然而随着清末战乱的频发和时局动荡,天心阁不仅辉煌不再,更是因战火惨遭损毁。1852年,太平天国运动进入湖南,西王萧朝贵以天心阁为军事据点与清军鏖战81天,最终中弹而死,天心阁也因此被炮火炸得面目全非。同治年间,湖南巡抚刘崐重新修葺古阁,恢复了阁楼战火前的原状,天心阁也再次回归到长沙人眼中。
承载着的长沙记忆
由于天心阁地处古长沙城内的最高位置,地势险峻,居高扼守,掌握了天心阁就等于掌握了长沙城。所以,每当有外敌入侵,天心阁便自然而然地充当起瞭望塔、信号台以及前线指挥部等功能,自明清以来,这里便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。
1923年,在湘江之滨屹立了两千多年的古城墙开始倒塌,当时的长沙市政府欲拆除所有的古城墙进行翻修重建,这意味着天心阁也要被拆除重建。这一举动遭到长沙市民强烈反对,时任长沙市政公所总理的曹典球更是发出“誓与城墙共存亡”的口号。最终,天心阁这一段的古城墙被保留了下来,这也是长沙古城留有的唯一“遗物”。然而谁都没有想到,这座千辛万苦才保留下来的阁楼没在战乱中损毁,却在一场人为大火中化为灰烬。
1938年,国民党政府为阻挡日军的进攻,决定采用“焦土政策”,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。这场大火让长沙这座千年古城夷为了焦土,天心阁也被彻底摧毁,唯有古城墙在无声的哭泣。天心阁虽然不存,但这里仍是重要的军事要塞。1939年,日军大举进攻长沙,原天心阁下的古城墙成为了保卫长沙的主要阵地,无数中华儿女在这块高地上奋勇杀敌,守护着城内百姓。
后来,为纪念在“长沙保卫战”中阵亡的将士们,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在天心阁古城墙北入口处建起一座十六柱斗拱、八角歇山顶的亭子,名曰“崇烈亭”,亭额系蒋介石亲笔题写。同年,蒋介石、张治中、陈诚三人为“崇烈亭”捐建了“崇烈门”,以颂扬和祭奠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。时至今日,来到这道门前,敬仰之情依然会油然而生。
浴火重生的城市名片
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将天心阁所在地辟为“天心公园”,成为长沙市民休闲游乐的去处。1983年,在天心阁的身影消失了55年之后,政府决定复建于城垣上,基本按照民国时期的样貌,分为主阁和两副阁。主阁三层,副阁两层,以长廊相连。碧瓦飞檐、雕梁画栋的天心阁终于又回归到尘世。
环视这历经沧桑的古阁,能清晰地看到廊柱、石壁和石墩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精致生动的石狮、龙首、战车战马,颇有旌旗猎猎,战马萧萧之感。整座楼阁高出市区30米,远有岳麓山为屏,近有妙高峰为伴,还有“高阁插云”“麓屏耸翠”“疏树含烟”“池塘夕照”四景相随。站在楼廊上极目远望,俯瞰万家,听着老城墙诉说着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,也看尽长沙这座城的起起伏伏。
今天的长沙城,早已充满着现代气息和无限活力,更在2015年CCTV评选的“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”中名列第一,人们生活在幸福与惬意之中。但无论是在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大概每一个长沙人都不会遗忘天心阁,因为它蕴含着的历史记忆,因为它独特的文化符号,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对长沙人民默默的祈福与守护。
来源:《城市地理》
作者:小桥流水
图片:何嵘 大光圈595 Adam
主播:刘一诺